設為首頁收藏本站貴陽之窗

貴陽之窗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注冊

QQ登錄

只需一步,快速開始

搜索
熱搜: 貴陽 貴州 金陽
貴陽之窗 貴陽之窗 文化 地方戲曲 查看內容

花溪地戲

2012-1-17 21:44| 發布者: 貴陽之窗| 查看: 25772| 評論: 0|來自: 貴陽之窗綜合

[花溪地戲]  源于古代的“扮儺”!鞍鐑笔菫橹鹨吖,迎神靈,保平安的祭祀儀式。

地戲是傳入花溪地區最早的戲種之一,據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賀長齡編修的《貴陽府志》載:“土人、貴筑、廣順、貴定皆有之,歲首迎山魈,逐村屯為儺,擊鼓以唱神歌,所到之家,皆飲食之!被ㄏ貐^的地戲,至今仍有上述的習俗。如唱戲的時間均在正月初開場,演出前要燃香點燭,舉行祭祀活動和開財門儀式。

經統計,花溪區的地戲共有18潑,他們是以下18個村寨的地戲隊:花溪大寨、燕樓的思惹、槐州、燕樓村、谷蒙(燕樓村有兩潑)、黨武的當陽、葵林村、新寨、下壩、湖潮的新民、楊梅、寅貢、車田、蘆官、汪官、元方和麥坪的杉木二村。

這些地戲隊所演出的劇目都是《薛仁貴征東》、《楊家將》、《羅通掃白》、《三國演義》、《岳飛傳》等歷史故事劇。這種表演場合方便人們觀看。演者均戴面具,服飾簡單,以鼓擊節而歌,一人領唱,眾人合之,不用任何器伴奏,其風貌近是陽腔。

在花溪區的16潑地戲中,最有影響力的是大寨地戲隊,除天時地利用職權外,他們的演出技巧高于其他戲班,湖潮新民、黨武下壩和燕樓思惹三地戲隊次之,其他隊則各有所長,他們的演出同樣受當地人的歡迎。

花溪區的地紅演唱不用樂器伴奏,只用一面大鼓和一只銅鑼打節奏即可。

 


鮮花

握手

雷人

路過

雞蛋

LOGO下載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聯系我們|  

Copyright © 2014 本站僅為交流平臺,所有內容均為網友投遞或發布,本站對內容真實性不負任何保證,請網友自行查別。 版權所有  備案號:黔ICP備16010202號-1  Powered by Discuz!X3.2 Licensed

   
返回頂部
人人妻人人操|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不|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|中文字幕在线看AⅤ无码